2014年4月10日

該亞讀《人質朗讀會》

『這個消息來自地球另一端的某個村莊,光聽一次村莊的名字,絕對無法順利學會發音。』

一群日本遊客,被當地反政府的游擊隊綁架了,人質被當成籌碼和政府談判。
一開始媒體採訪家屬、報導遙遠村子的游擊隊的背景。
漸漸地,新聞媒體不再報導這件事,因為事態陷入膠著,沒有明顯地進展。


事發過一百多天之後,因軍方強行突擊,和游擊隊展開槍戰,造成多人傷亡,而不幸引爆的炸彈,導致八名人質全數死亡。



小說是這樣開場的。我感到很震驚。這件事是真的嗎!?

就像村上春樹寫的《地下鐵事件》。
媒體報導了真理教,報導這個報導那個。
但是『現實中的人呢?每一個曾經活著但因為事件而死去的人呢?每一個被這件事情影響、傷害,還活著的人呢?』

同時也感到羞愧。我關心了什麼呢?


兩年後,這件綁架案又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。
當時為了知道綁匪的動向,而在小屋竊聽的錄音帶公開了。
錄音帶裡,是八名人質各自朗讀自已的故事的聲音。


因為我心生羞愧,於是膽顫心驚。

我腦子裡的想像...
一群人被關在山上小屋,身邊又有游擊隊(他們身上一定有槍吧!)不知是否還有明天...
我覺得山上的獵人小屋,一定是間陰暗、充滿恐懼的死亡之屋!

沒想到朗讀會的故事,竟是某個天氣晴朗的午後,奇妙的異空間,
遇見了某個人、發生了某件事、觸動心裡的什麼或在身上留下什麼,
周圍散發出光圈的種種類似明亮的場景。

對我而言,有一種超現實的違和感。


『每個人寫下各自的某段回憶,內容不拘,用朗讀的方式和其它人分享。並不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,而是藉由文字的記錄整理,更正確地傳達。他們有集中書寫的時間,也沒有相互比較誰寫得更出色,只需要專注地思考,傾耳細聽。而且,他們的思考不是圍繞什麼時候獲釋的未來,而是藏在內心的過去,是無論未來如何變化,都不會受到影響的過去。』(p.12)


八名人質,再加上負責竊聽的人的故事,一共九篇。

聽著聽著,這些人生的片段,我覺得是『怪談』啊。


* *〈拐杖〉

我小時候,家對面有個鐵工廠。某天,鐵工廠員工旅遊,只剩一個胖子留守,但是他卻因為腳扭傷了被困在附近公園。我找來雨傘(斷了),接著爬到樹上鋸樹枝,想方設法幫他弄到合用的柺杖,胖子安全地離開公園。

我長大成人後也進了公司工作,有天回家途中車禍傷得很重,肺破了,左腳也斷了,情況危急。醒來後才知道我已經昏迷八天,可是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昏迷,我的所有感官都很清晰,因為我看到當年那個胖子。他帶著面罩和焊槍,他已經是個可以獨當一面的鐵匠了嗎?他說他要來醫好我的腳,用焊槍。

醒來之後才知道自已的左腳差一點毀了,因為沒有人相信被夾在車身內壓碎的腳還能恢復正常,而我的左腳,還好好的在身上。


* *〈法式清湯高手〉

隔壁的老奶奶是個逐漸變成木乃伊的老奶奶。有一天我單獨在家,媽媽吩咐我,門鈴響不能回答也不可以開門,假裝家裡沒人在。但是隔壁的女兒穿過院子,來跟我借廚房,『我媽媽很想喝法式清湯,可是我家瓦斯爐壞了。』隔壁的女兒沒有按門鈴,所以我應該不算違反和媽媽的約定吧。

我當時八歲,我們家也從來沒聽說過法式清湯,隔壁女兒一連串的動作都那麼不可思議,我心想,也許法式清湯就是讓人變成木乃伊的東西。隔壁的女兒做好法式清湯就回去了,三天後,隔壁的奶奶就死了。


* *〈花束〉

我的新媽媽帶來一個妹妹,我很討厭妹妹。妹妹有個髒兮兮的洋娃娃,無時無刻都要帶在身上,有天妹妹午睡時,我偷走她的娃娃,跑到附近的公寓大樓,從五樓把娃娃丟出去,然後再撿起來,塞回妹妹手裡。妹妹的午睡沒有被打斷,完全不知道娃娃已經死掉了,從此我看著討厭的妹妹抱著那個髒兮兮的洋娃娃,心裡浮現的妹妹抱著頭破心血的屍體。但沒想到不久以後,有個主婦從那個公寓大樓跳樓自殺,從五樓跳下來,落地的地方跟洋娃娃一樣。


人質朗讀會的形式,和〈B談話室〉的感覺好像。
每個人輪流發言,大家對於對發言人所說的內容,專心且亳不懷疑地接受並給予肯定。
發言人的心情呢?也許只是陳述自已內心的那一盞光芒。


我對〈冬眠中的山鼠〉的少年的成長,特別有感!因為我也在同樣的路上吧。

『現在回想起來,我深刻體會到,那時候的自已其實什麼都不知道,只是一個凡事不會深入思考、腦袋空空的小孩子。我事先預知的事情,都是在和我無關的地方所發生的,早就設定好的事實。如同來自宇宙的基本粒子,在無數類似的東西從天而降時,剛好有幾個經過了我的身體,而是是因為我腦袋空空的關係,也會進入我的身體。』(p.89)

『我覺得我和老人的輪廓在此刻合為一體,完全沒有任何縫隙。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頓悟的瞬間。不再是外面世界事先準備好的決定事項偶然闖入我的身體,而是自已的內心產生了真實的感覺。』(p.107)


 * *

我這樣的描述方式,小川洋子好像變成說鬼故事的虎姑婆了!! 其實不是的XD


『小川洋子的筆鋒冷歛,早期作品多描寫人性的陰暗和殘酷,三十歲之後有所轉變,特別是為《安妮‧法蘭克的記憶》前往波蘭奧許維茲集中營採訪時,感受到「人類是如此殘酷,卻也如此偉大」,寫作風格因而轉變,「不再尖銳地刻畫、暴露人類深藏的惡意」,而能夠以「人類是善惡共同體」的態度看待他人,並且開始撰寫與記憶有關的主題。』(抄自作者介紹)


在《人質朗讀會》之前,我只有讀過一本小川洋子的書。
《博士熱愛的算式》,2009年讀的,是我這五年的愛書。讀過3次。
偶爾被問及『有什麼推薦的書嗎?』我總是推薦博士。

當博士說,『啊,好安靜。』
我彷彿也能感覺到,置身在黃昏時分、星星開始露臉、晚風輕撫過臉龐的那份寧靜。是世上最高的讚美。


* * 

最後,是竊聽員的朗讀,〈切葉蟻〉。

竊聽員聽不懂人質朗讀的語言,他只能藉由聲音想像。

『有的聲音很像我死去的奶奶』這句話讓我笑出來。有一個人質朗讀的故事,就是〈死去的奶奶〉。她時常被叫住,然後對方一定會說『你好像我死去的奶奶』。她聽過各式各樣,死去的奶奶的故事,沒想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外國人,光聽到她的聲音也想起自已的奶奶了XDD


竊聽員第一次見到外國人,是七歲的時候。(跳回來)

三名研究切葉蟻的日本人到家裡來借收音機,他們想聽諾貝爾獎頒獎的現場轉播。這段時間,日本人跟他們(他、外婆、還有弟弟)講起切葉蟻的事情,聽完廣播外婆問日本人,有沒有書可以送她,日本人也大方地送給外婆他隨身攜帶的日本詩集(外婆有收集文字的怪癖)


從耳機裡聽到人質的朗讀時,他腦海中浮現了切葉蟻的隊伍。

『切葉蟻高舉著比自己身體還重的東西,卻沒有絲亳的痛苦。看他們走路的樣子,似乎在說,不,沒事,請不要為我擔心。沒有人東張西望,也沒有人誇耀,更沒有人想要超越別人,每個人都知道,那是自己理所當然的使命。』(p.218)



啊,好安靜。







《人質朗讀會》

作者:小川洋子

譯者:王蘊潔

麥田出版






《博士熱愛的算式》

作者:小川洋子

譯者:王蘊潔

麥田出版


(已改版。但我喜歡我手上的這款封面)








《地下鐵事件》

作者:村上春樹

譯者:賴明珠

時報出版






3 則留言:

  1. Wonderful~~~好喜歡這篇分享ㄚ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《地下鐵事件》這本書我看得好辛苦,因為太沉重了...
    如果只是沙林事件死了多少人的報導
    也許我們會覺得那是發生在遙遠國家的,十多年前的事情

    但當一個人的家庭,工作,搭車路線... 等等被描述後
    自己所"認識的一個人"發生的事情,就不再遙遠了

    這書我中斷了三次,中間跑去看了二次小說,才終於進入尾聲啊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地下鐵事件真的很沉重
      可是讀完人生都改變了,是本一定要讀的書啊!<--因為是村上大叔寫的

      刪除